池教研〔2022〕12号

各县区教研室,九华山教育局,市直学校:

为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,提升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水平,根据《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(2018年修订)》规定,现将申报2022年度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申报条件

(一)凡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人员均可申报2022年度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,每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课题。

(二)课题负责人采用“双负责人制”,其中至少有一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,且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。中级职称且特别优秀的,需一名高级教师推荐方可申报。(需提供负责人职称证书复印件)。

(三)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的主要研究者,能够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、指导课题的实施。不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,不得申请。

(四)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申报一个课题。已承担的省、市教育研究课题必须按规定结题,未结题者不能申报新课题。

二、申报要求

(一)课题选题应具有针对性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,力戒低水平重复研究。申报者可参考下列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选择研究领域和方向自拟题目,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、严谨、规范、简明。

1. 全面展开德智体美劳“五大行动”理论和实践研究

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,创新中小学综合育人模式的研究;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,家校协同育人路径研究。

2. 落实“十四五”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研究

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,完善普惠性幼儿园资源布局规划,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的研究;科学评价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实绩,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研究。

3.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

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研究;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,提升县域义务教育质量研究;规范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,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内生机制与效能转化研究。

4. 以“双减”为抓手,深化基础教育改革,校内提质的研究

义务教育作业负担、校外培训负担综合治理研究;“双减”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;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方法、策略研究;课后服务“上水平、强保障”有效路径研究;规范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,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研究。

5. 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改革研究

深化高中课程改革,强化特色引领高中学校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;“双新”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;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;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质量提升行动研究。

6.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实践研究

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,优质中职学校建设研究;校企共建实训基地,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研究;职教改革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,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研究。

7. 落实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研究

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研究;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研究;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;特殊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。

8. 教育数字化及智慧学校建设研究

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新形态及创新应用研究;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;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研究;城乡之间、学校之间共建、共享优质数字资源实践研究等。

9. 打造高素质、专业化、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研究

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及师资供需配给研究;新时代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;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研究;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。

10.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

健全德智体美劳学生关键能力考查测评方式研究;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;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、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研究。

(二)申报者应认真做好选题论证,选题不在课题研究范围、申报人不符合申报条件、申报材料不合规格的,不予接收和评审。鼓励市、县区教研员自行或联合一线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基于课堂教学、基于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,名师工作室、名校长工作室可以工作室名义开展专项课题申报与研究。

(三)增加查重环节,请各申报者在报送材料前对各申报项目的《课题设计论证活页》自行查重,查重率超过30%的不予报送。

三、申报办法

(一)申报者应认真做好课题论证和研究设计,填写统一规格的池州市“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”(一式2份),“课题设计论证活页”(一式5份),以A4纸打印。课题申报相关表格可到“池州市教体局网站(教学研究一栏)”(池教办[2018]133号)下载。

(二)课题申报分县区、直属学校统一报送办理的办法(不接受个人报送)。申报者将填写好的,并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的纸质申请书和论证活页(附查重报告),由县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部门汇总后于2022年6月30日前报送市教研室,各县区须提供《池州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》(见附件)。有关课题的电子版材料请发至czhuyuehua@sina.com邮箱。

(三)申报课题的研究时长一般计划为2年左右。“课题最终完成时间”其中的月份统一计划为“9月至12月”。课题立项后,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变更所选选题。对无故不按时开题,又不说明情况的课题,将根据市课题管理办法予以撤销。

联系电话:18056669938,联系人:胡月华

 

附件:池州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

 

 

 

池州市教研室

2022年3月9日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 
上一条:本月普通话水平测试延期举行